第一次做Roti prata 印度煎餅就上手?3招讓你煎出層層酥脆口感!
你是不是也在夜市、南洋料理餐廳,看到師傅甩得跟魔術一樣的印度煎餅
外皮酥脆、內層Q彈,一口咬下還能拉絲?
別以為這是高難度料理,今天就教你 3大必學秘訣,新手也能輕鬆煎出層層分明、金黃誘人的印度煎餅!
學會後,不用飛新加坡馬來西亞,自己在家也能開煎餅趴啦~ 🎉🍛
Roti prata 印度煎餅的起源
👉 Roti prata,中文常翻作 印度煎餅,名字來自印度語「roti」(麵餅)+「paratha」(層層摺疊煎餅)。
原本源自 南印度,隨著印度移民傳入 馬來西亞、新加坡,成為當地街頭必吃國民小吃。
在馬來西亞稱為 Roti Canai,新加坡則叫 Roti prata,其實是同款美食,只是地名不同~
特色:酥脆外皮 + 多層次內裡,吃法百變,無論配咖哩、甜口味或鹹口味都很對味!
Roti prata 怎麼做?基本製作流程
食材簡單:
-
中筋麵粉
-
水
-
鹽
-
油(或酥油 Ghee)
-
有些配方會加糖、牛奶、蛋增香
基本步驟:
1️⃣ 揉麵糰:將材料揉成柔軟有彈性的麵糰
2️⃣ 靜置發酵:靜置1小時以上(放冰箱更好操作)
3️⃣ 甩餅拉薄:將麵糰甩至超薄,接近透明狀態
4️⃣ 摺疊成多層形狀(圓形或方形)
5️⃣ 煎至金黃酥脆,即可上桌~
👉 小秘訣:摺越多層 → 咬感越豐富 → 更能吃出層次感!
3 招讓你煎出層層酥脆 Roti prata!
招式 1️⃣ 麵糰要夠「休息」,拉才不會破!
👉 麵糰揉好後 至少靜置 1 小時以上,讓筋性放鬆,甩的時候才會「像絲綢」一樣展開。
偷懶法:冷藏一晚,隔天煎更好操作!
招式 2️⃣ 油量要捨得,煎才會金黃脆!
👉 平底鍋加油量要「看到有亮面」,中小火慢慢煎。
火太大會焦、火太小會變乾,記住關鍵字:油亮微酥 → 金黃焦香。
招式 3️⃣ 摺疊技巧,酥脆的靈魂所在!
👉 餅甩薄後「折成方形或圓形多層次」,煎的時候內層空氣受熱形成層次感,咬起來才會 外酥內Q,不是死板的一張餅。
小提醒:摺越多,層次越豐富,但煎的時候火候要拿捏好。
Roti prata 印度煎餅可以怎麼搭配吃?
搭配方式超百搭,甜鹹皆宜!
🥘 鹹食經典搭配
-
咖哩雞 / 咖哩魚 / 咖哩羊肉
👉 傳統吃法,沾濃郁咖哩醬,酥脆餅皮吸附醬汁,超涮嘴! -
炒洋蔥 + 辣椒 + 煎蛋
👉 做成鹹口味「蛋 prata」,加蔬菜更有層次
🍌 甜食創意吃法
-
煉乳 + 砂糖
👉 最簡單的甜口 Roti prata,外酥內甜! -
香蕉 + 巧克力醬(Banana prata)
👉 新加坡夜市超熱門款,香甜濃郁 -
冰淇淋 prata
👉 夾冰淇淋,吃出「冰火雙重口感」,小朋友超愛!
其實做 Roti prata 印度煎餅一點都不難,重點是掌握這 3大秘訣,第一次做也能成功!
搭配咖哩、甜點、甚至當早午餐或宵夜,都是超人氣選擇~
下次聚會時,不妨自己甩一甩、煎一煎,保證親友驚呼:「這也太專業了吧!」 ✨
收藏這篇文章,動手做看看!美味 Roti prata 等你解鎖!